您的当前位置:慧慧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讲稿:“十三五”期间中国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完整)

时间:2022-09-26 14:15:08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讲稿:“十三五”期间中国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讲稿:“十三五”期间中国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2年度讲稿:“十三五”期间中国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完整)

“十三五”期间中国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

“十三五”期间,全国人民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虽然我们遇到突如其来的疫情,但现在回首再看,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我们的一切措施是得当的。

一、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一)经济实力继续增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从2015年底到2020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第一次突破百万亿级的大关;占全球比重在2019年达到16%,在2020年将很可能超过20%,因为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预测,20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达到%;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甚至超过1/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万美元,标志着中国向高收入国家水平又迈出坚实的一步;有亿家庭的年收入达到10-50万,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外汇储备“一枝独秀”,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经济结构日益优化。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转向创新驱动,产业融合速度不断加快。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份额接近30%,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高速铁路总里程达万公里,高速公路接近15万公里,流动的中国活力四射;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开通,5G网络加速成型,创新伟力持续迸发……

在一、二、三产业结构方面,“十三五”期间,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万亿斤以上,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制造业增加值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工业制造业门类齐全;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比2015年提高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到%,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到39%,产业结构加快转型。

区域结构更加合理。“十三五”期间,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国家级城市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规划迅速落地;中东西部协同发展进一步深入。

“十三五”期间最为显著的成绩就是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质量稳步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人口集聚能力逐步提升,都市圈建设有序推进,特大镇设市取得突破。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升至%,比2015年提高个百分点,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五年来,各地纷纷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之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农转非”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目前,31个省(区、市)全部出台居住证实施办法。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发放居住证超过1亿张,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基本建立。

在教育方面,“两免一补”资金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惠及1400余万农民工随迁子女。

在就业方面,2014年以来累计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超过1亿人次。中西部地区除省会(首府)城市外,基本实现了落户零门槛。东部地区普遍降低了落户条件,部分大城市取消或降低了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南京、武汉、成都、郑州、西安等特大城市全面放开了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等群体落户政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建立了公开透明的积分落户制度。

(二)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对脱贫攻坚有一整套谋划和部署,在规划区域发展、谋划战略部署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要求确保如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提出,抓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根本大计;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

******指出,移民搬迁要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见,让他们参与新村规划。新村建设要同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等结合起来。

我们可以说,“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2016-2019年,超过5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到2020年末,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任务可以如期实现,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在疫情防控的危急时刻,党***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真正落实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疫情带来的冲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三)社会基础设施夯实,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基础设施,包括传统的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飞机;新的技术性的基础设施,如5G、IPv6等;微观层面的制度性的社会基础设施。其中,在传统的基础设施方面,中国是遥遥领先的;在技术性的基础设施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的5G商用推广处于世界前列。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网络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截至目前,全国已建设开通5G基站超50万个,5G网络加速成型。

教育现代化取得积极进展。2019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年。各级各类教育水平明显提高。2020年底,中西部地区特岗教师将突破44万人。***财政安排101亿元支持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引导中西部地区加强乡村学校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

民生等社会普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了岁,比世界平均预期寿命高近5岁。“十三五”期间,中国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参保人数超过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截至2019年底,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亿人、亿人、亿人。养老金继续逐年上调,实现“十六连涨”。2018年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合计开工约7000万套,约2亿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2019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和平方米。2016年至2019年,***财政共安排补助资金5618亿元,统筹用于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从万亿元增长到万亿元。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

“十三五”之初,***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提出“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不断走向纵深。一些多年来悬而未决、久攻不下的改革难题一个个得到破解,如国企国资改革加快推进;财税金融改革不断走向纵深,营改增、个税改革等深入实施;农业农村改革统筹部署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一步完善,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开放平台日渐成熟。2016年以来,中国累计压减粗钢产能亿吨以上,退出煤炭落后产能亿吨,淘汰关停落后煤电机组2000万千瓦以上。

(五)重大经济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金融乱象得到有效遏制,我们通过债转股、清理政府融资平台、减少联动,截断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脐带。影子银行规模大幅缩减,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十三五”期间,中国信贷规模合理增长,直接融资显著增加,逐步形成了分工合理、相互补充、功能完整的现代金融体系。

中国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000多家,其中99%是中小银行。截至2020年8月,中国人民币贷款余额为万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112万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沪深两市已经有超过4000家上市公司,A股市值规模全球第二。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创造的税收占整个企业税收的30%,实体经济上市公司的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40%。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2020年上半年,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和%,成为带动A股上市公司二季度业绩改善的重要力量。

(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入推进。2019年,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2%。同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累计下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可再生能源投资连续5年超过1000亿美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世界一半以上。“十三五”以来,***财政部安排资金222亿元,支持各地实现万多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目标任务的77%。2019年1月至10月,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为%,劣V类断面同比减少个百分点。

二、从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双循环”格局

(一)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五年来,中国连续增设了17个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了21个,260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从2015年的万亿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万亿美元。中国利用外资的水平不断提高,外资创造了2/5的对外贸易、1/6的税收收入,带动了近1/10的城镇就业。

中国对外投资有序发展。2016-201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合计达6344亿美元,稳居世界前列。

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加快构建。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成功举办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累计与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瓜达尔港等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到2020年8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近万列。

外贸发展稳中提质。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9年达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二)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

“十三五”时期,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坚强领导下,中国扎实推进经贸强国建设,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对外经济新优势加快形成,中国商品、中国投资、中国服务的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

对外贸易加快优化升级,实现稳中提质。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从2015年的万亿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万亿美元,连续3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连续11年保持第一出口大国地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从2015年的6542亿美元增加至2019年的7850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2019年,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较高增速。

国际市场布局更加优化,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增加至%。国内区域布局更加均衡,中西部地区出口占比增加至%。民营企业出口占比2019年首次超过50%,增加至%;一般贸易出口占比增加至%。

贸易新业态成为新增长点。2019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比2015年增长4倍,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增长倍。外贸对国民经济贡献愈加突出,带动就业约亿人。2019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1%,有力保障了国际收支平衡。

(三)利用外资和投资大国地位提升

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在全球跨境投资持续低迷背景下,中国利用外资逆势增长,2017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2016-2019年,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年均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资企业研发投入占比约为1/5。

对外资企业吸引力不断增强。中国营商环境国际排名不断提升,截至2019年末,共在18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万家企业。投资结构更加均衡,主要投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领域。2019年,制造业投资占比%,全球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四)“一带一路”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强调,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我们不断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2016-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总额万亿美元,占外贸比重提升至%,直接投资721亿美元,占比提升至%。做优做精重大项目,完善经贸合作机制平台,累计建立90多个贸易投资等双边工作组,与14个国家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

******强调,巩固外贸传统优势,培育竞争新优势,拓展外贸发展空间。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得实惠的过程中,中国也得到了发展。我们深入推进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商品结构、经营主体、贸易方式“五个优化”,加快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贸易促进平台、国际营销体系“三项建设”;强化贸易领域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和业态创新,如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增加到105个,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增加到31个,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不断深化。

(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我们不断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推动完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提出中国改革建议。

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累计与2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17个自贸协定,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整体结束谈判,推进中日韩自贸区、中欧投资协定谈判。

推动全球治理平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台发挥作用。加强与联合国交流合作,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平台积极发声,拓展澜沧江-湄公河等次区域合作,提出一批中国倡议、中国方案。在全球疫情防控中,我们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资,特别是维护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运转,彰显了大国担当。

(六)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迅速控制了疫情,使工作重心又回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实现了“V”字复苏。

2016-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一年上一个大台阶,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高于世界经济平均水平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也在持续上升,2019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了32%,比2015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七)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战略,是在国际国内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寻求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开放的结果,是自主的战略选择而非短期权宜之计。中国是一个大的经济体,国内消费如何升级是我们强调“内循环”为主的关键。我们要把大规模的市场高端化、高质量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即:推动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设计、生产、消费、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转型。201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9%,其中最终消费贡献率为%,已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内需的关键是高质量与创新。“双循环”以“内循环”为主,绝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寻求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开放。

“十三五”期间,中国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消费运行总体平稳。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万亿元,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拉动GDP增长个百分点。2020年上半年,面对疫情冲击,消费市场持续稳步回升,表现出强大的韧性,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三、创新驱动发展的营商环境初步形成

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中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现代科技的突破,大有迭代叠加之势。工业社会以钢为主,是以单一科技为主导,现在则是以一系列科技为主导,如量子力学、新材料、信息化,在产业催生、社会改造方面的力量不可低估。

(一)创新驱动战略得到有效实施

“十三五”期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万亿元增长到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增长到%。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2019年达到1336亿元。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翻了一番,2019年超过万亿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

整体上,中国科技创新实现量质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来,我们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嫦娥四号首登月背,北斗导航全球组网,C919首飞成功,“墨子号”等系列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

科技重大专项成功收官。北京、上海、粤港澳等科创中心加快建设,21家国家自创区和169家高新区成为地方创新发展“领头雁”;高新区国内生产总值从万亿增长到万亿,五年增长超过50%;高新技术企业从万家增长到万家。尤其在这次疫情过后恢复生产,支撑经济平稳运行工作中,国家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各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20年1-6月,国家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新增注册企业万家,同比增长%。可以说,创新创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公平、透明、可预期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也为全球企业敞开大门。世界银行2019年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大幅改善,在全球整体排名第31位,较上一年提高了15位,较2015年提高59位,成为主要经济体中营商环境改善最快的国家。

202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正式生效,为实现内外统一、平等保护的外资管理新体制奠定法律基础。外资“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工作流程不断优化。

(三)“放管服”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五年前,全国企业开办时间平均长达33天。“十三五”以来,企业开办时间逐步实现从33天到“4个工作日”的飞跃,解决了开办企业准入难、门槛高、环节多、效率低、期限长等突出问题,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创业创新热情。目前,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通了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疫情期间,一些地方依托技术手段,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做到“预约办”“网上办”“就近办”,通过“零跑路”“零成本”,积极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度“软环境”降低了营商“硬成本”,加快推进市场准入。截至2020年7月,全国市场主体达亿户,其中企业万户,分别比去年年底增长了%和%。2020年1-7月,市场主体每天平均新增万户,其中企业平均每天增加万户、净增万户。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从制约百姓投资兴办企业的第一道门槛改起,在“宽进”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我们的营商环境好了,我们也更重视科技了,必然带来了中国新技术产业革命的发展。五年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和%,成为带动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年均增速高达%,成为助推产业持续增长的新动能。技术装备产业的能力明显增强,2016-2019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由万亿元增至万亿元,年均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工业%的年均增速。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十三五”初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增加到%,一批“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

“十三五”期间,中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从2016年的11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6万亿元,占GDP比重由%增至%,不仅促进制造业转型,更推动消费升级,使消费始终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研发人员和国际专利申请量居世界首位。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商标注册申请量、研发人员总量均稳居世界第一。

“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型制造体系加快构建。截至2020年6月,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提高到%和%,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70个,连接的工业设备数量达4000多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逾40万家,工业互联网发展迈出实质步伐。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落地,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形成。

(五)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升级

“十三五”期间,互联网普及率提前超额完成规划目标,2019年底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分别达到91%、96%,千兆光纤覆盖家庭超过8000万户,4G用户超过12亿。

5G商用迈出坚实步伐。目前,已累计开通5G基站69万个,连接用户数超过亿。

2019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万亿元,名义增速达到%,占GDP的比重为%。预计2020年末,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将达到万亿元,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动力。

2019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规模为32828亿元,比上年增长%;共享经济参与者人数约8亿人,参与提供服务者人数约7800万人,同比增长4%。

“十三五”期间,我们以数字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2016年,《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建议,全球“共同利用数字机遇,应对数字挑战,推进繁荣和充满活力的数字经济,推动全球增长,惠及全体人民”。

(六)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产权保护制度体系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显提升,政府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十三五”期间,价格市场化程度超过97%。国资国企改革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减税降费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政策效应明显,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

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从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双循环”格局、创新驱动发展的营商环境初步形成,我们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这三个方面的成绩都是突破性的。所有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一不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奋斗成果。中国进入了一个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新台阶。

总而言之,“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变革,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精神准备和制度规范。

推荐访问:讲稿 中国 成就 讲稿: 十三五期间我国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 关于中国经济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的重要成就

本文链接:https://www.huigou6.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70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慧慧文档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晋ICP备17005529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