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慧慧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志愿者行动

时间:2022-09-08 13:00:13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论文化志愿者活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志愿者在行动010-10-10阅读1977次本站网友我为歌狂发表【字体:大中小】上一篇下一篇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志愿者行动,供大家参考。

志愿者行动

 

 论文化志愿者活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志愿者在行动 2010-10-10 阅读 1977 次 本站网友 我为歌狂 发表 【字体:

 大 中 小】

 上一篇<<>>下一篇 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 四中全会,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 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也反映了党对执政规律、 执政能力、 执政方略、 执政方式的新认识, 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 新的重要思想指导。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些年来, 我国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证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中文化建设不仅起着极其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是这一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党的十七大明确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

 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温家宝总理指出, “国家发展、 民族振兴, 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 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 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 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作为政府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单列出来, 充分强调了文化对于国家发展、 民族振兴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才能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呢? 笔者认为, 创建并完善文化志愿者活动机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有效措施。

 一、 文化志愿活动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 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 为改善社会、 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也就是说, 志愿服务是以自愿、 无偿为前提的。

 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 志愿服务发展水平反映着社会文明程度。

 “志愿服务”作为现代概念, 与中华民族“慈善”观念有着重要渊源, 儒家学说主张“仁者爱人”、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孟子 梁惠王上》 )

 ,墨家学说强调“兼爱、 非功”。

 这些主张与现代志愿精神具有相当的兼容性。

 志愿服务以弘扬志愿精神为核心, 引导人们在做好事、 献爱心的过程中陶冶情操、 提升境界, 有利于倡导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 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20 世纪 60 年代, 雷锋的出现及人们对雷锋精神的概括, 又将先公后私、 公而忘私、 扶贫济困、 服务他人的精神弘扬到了一个社会风气的层次, 以雷锋精神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德培养造就了 几代中国青年。进入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总结学雷锋活动和借鉴国外志愿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于 1 993 年青年志愿者活动应运而生。

 1 994 年推出的“三下乡 ”、 1 996 年的“扶贫接力计划”以及现在的送文化、 种文化、 百场文化下乡 等各种活动影响最广泛的志愿服务项目 , 得到了政府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充分肯定。

  文化愿者活动是新时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体现了 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结合。

 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能够组织和引导人们以志愿服务的方式积极参与到社会的文化建设中来, 有效地调动文化工作者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积极性。

 具有实际意义的文化志愿者服务, 能够使广大文化志愿者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关注社会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 文化志愿者活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和谐社会的文化特征主要指:

 和谐至上的价值观、 和合重于纷争的思维方式、 科学规范的制度文化。

 文化对生产力的发展及其走向, 对构建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文化工

 作者作为传承文化、 发展、 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基地, 应该通过不断的努力,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 1 、 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 文化志愿者行动秉承“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精神, 它反映文化志愿者面向社会需要、 “服务他人、 奉献社会”的道德目标的行为选择, 使文化工作者在道德实践中获得反省和提高的机会, 有利于文化工作者自我道德的完善和升华。

 文化工作者在帮助他人、 服务社会的同时, 致力于倡导团结友爱、 助人为乐、 见义勇为、 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 净化了社会风气, 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周围, 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人们在这种道德氛围中耳濡目染, 逐步自觉地将自己纳入到这种道德环境中, 能动的与社会道德环境良性互动, 促进和谐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 2、 有助于促进和谐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提高。

  社会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必须提高人们思想政治素质水平, 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文化工作者参加志愿者活动, 能使他们了解国情、 民情、 社情、校情, 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主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自觉地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

 实践证明, 许多长期坚持参加文化志愿者活动的文化工作者, 他们的思想觉悟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在文化工作者群体中具有先进模范的表率作用, 对其他文化工作者产生积极的、 正面的影响, 能够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政治保障。

 3、 有助于培养和谐社会建设的人文精神。

 在现阶段社会中, 世俗化浪潮泛滥, 人们的生活追求越来越肤浅。

 这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格格不入的。

 通过文化志愿服务的兴起、 志愿精神的倡扬, 有助于改变这种情况, 激励人们追求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的真正意义, 追求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 从而消除极端世俗化的迷误, 所以, 两者是相互统一和补充的。

 人文精神提供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深层思考和导向, 文化志愿服务则将生活的物质享受之外的崇高意义和价值体现在行动中, 从而促进社会发展的不断完善。

 ” 4、 有助于构筑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现在所要构建的和谐和社会, 本质上是一种友爱的社会, 友爱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

 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 是完善人格的要求, 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如福利院、 老干局、 老人活动中心的敬老活动, 孤儿院、 贫困山区、 民工、 残联等关心弱势群体活动, 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淀文化瑰宝在社会中得到广泛宣传, 获得普遍的认同感, 增强所有人的民族精神, 以消除隔阂、 凝聚人心、加强沟通、 团结力量, 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三、 要下大力建立并完善文化志愿服务机制 目前我国文化志愿服务虽然已经取得很大成就, 但由于起步较晚、 经验尚浅及其它因素, 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运作机制, 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和系统化。

 建立一套完善的文化志愿服务机制, 促使这项事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已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1 、 提升理念, 营造志愿服务光荣的舆论。

 文化志愿服务事业要真正成为全体文化工作者的共同事业, 需要所有文化工作者都对志愿精神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解, 对文化志愿服务的价值产生广泛的认同, 提升文化工作者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率和参与度。

 要传播志愿精神,我们应当寻求志愿服务与时代精神的完美融合, 抓住 201 0 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机遇, 弘扬文化志愿奉献精神, 为文化志愿者行动的深入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撑和强大的动力, 使其成为广文化工作者心中的一种自觉意识。

 2、 完善制度, 提供文化志愿服务有力的保障。

 文化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实现制度化。

 首先, 要建立和完善多种方式相互补充的招募及

 注册机制, 使文化志愿者服务向规范化、 专业化发展。

 其次, 不断增强培训工作机制, 要定期向文化志愿者进行交流、 沟通技能、 组织技能、 专业知识和技能、 募捐技能等内容的培训,切实提高文化志愿者服务质量, 争取社会的承认和支持。

 再次, 进一步完善文化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 完善和落实物质和法律保障机制, 保障文化志愿者及相关主体的合法权利和利益。最后, 落实文化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 建立精神鼓励、 物质补偿和长期关怀相匹配的激励机制, 不断激发文化志愿者的参与热情, 弘扬志愿精神, 以保障文化志愿精神在高校中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3、 加强管理, 创造文化志愿服务完善的环境。

 现行文化志愿活动开展, 主要由政府组织发起与协调。

 宣传部位作为志愿者的管理机构, 要建立健全文化志愿者决策和管理制度,在治理结构、 人员培训、 项目设计与管理、 资金管理与运行、 工作绩效评估等各方面进行变革, 提高效率,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为文化志愿者的成长创造自由宽松的环境。

 实现文化志愿组织的体制创新, 有利于它成为现代服务机构, 自由参与、 民主决策、 合作发展得以实现,文化志愿活动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4、 打造品牌, 保证文化志愿服务持续的生命。

 文化部门要用经营的理念来培育文化志愿者活动的品牌, 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原则, 努力在党政关注、 群众急需、 文化志愿者能为的结合点上寻找工作的突破口, 树立项目化、 品牌化发展意识, 形成特色鲜明的服务体系。

 弥补政府和社会针对困难群体的文化服务不足的问题, 体现了文化志愿者“有为才有位”, 从而使文化志愿服务成和谐社会的一张品牌。

 5、 拓展领域, 实现文化志愿服务健康的发展。

 努力拓展文化志愿者参与的领域, 除了鼓励文化志愿者参与目前政府倡导的活动外, 应当鼓励文化志愿者活动参与非政府组织和独立的社会公益专业机构之间的合作, 组织参与和文化志愿者活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关的政府重大发展项目、 经济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 参与由国际组织资助的重大项目等, 以此来增加发展的效果。

 大力开展预防性的文化志愿服务, 突破现有以补救性为主的文化志愿服务范畴。

 需要建立一大批志文化愿服务活动基地, 使活动有规模、 有成效, 特别是规范服务内容,使文化志愿活动健康有序向前发展。

推荐访问:志愿者行动 志愿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uigou6.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942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慧慧文档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晋ICP备17005529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