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慧慧文档网 > 心得体会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5篇

时间:2022-08-19 08:45:04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5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目 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意见》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5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目 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意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5篇

篇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p>

 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意见》 ...................................... (1)

 2. 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意见》的通知(中关工委“2013”22 号)

 ......... (12)

 广东省高校系统关工委第一片院校第七次交流会 3. 在省高校系统关工委第一片院校第七次工作经验交流会上

 的讲话 ..... 广东省教育厅关工委原执行主任

 梅树德(15)

 4. 在省高校系统关工委第一片组第七次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

 总结发言 ................................. 曾惠典(20)

 5. 广东省高校系统关工委第一片区院校第七次工作经验交流

 会情况综述 ......................... 东莞理工学院(27)

 6. 薪火相传

 共铸梦想

  ——华南理工大学关工委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小结

 ............................. 华南理工大学关工委(30)

 7. 建立学校关心助学基金

 从物质到精神扶贫帮困

 ........................... 广州中医药大学关工委(37)

 8. 开创工作特色,建立长效机制 ....... 深圳大学关工委(43)

 9. 夯实基础 真抓实干 服务青年成长与发展

  ............................. 广东财经大学关工委(51)

 10.贯彻落实十八大‚三个倡导‛价值观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建设 ..................... 惠州学院关工委(58)

 11.真诚着快乐着——从事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体会与感悟

 ................................. 惠州学院

 金伟(65)

 12.参与构建校本‚合力育人‛模式长效机制的探索

 .........................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关工委(70)

 13.努力构建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基层花、社会化、网络化的

 新格局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80)

 2014 年工作要点 14.教育部关工委 2014 年工作要点 .................... (86)

 15.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 2014 年工作要点 ............ (88)

 16.华南理工大学关工委 2014 年工作要点 .............. (91)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 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 24 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 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

 2

 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 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二、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

 3

 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 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五)

 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打造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 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六)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坚持师德为上,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形成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着重抓好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

 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

 4

 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三、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社会治理中

 (七)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做到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 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

 与人们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的具体政策措施,要注重经济行为和价值导向有机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建立完善相应的政策评估和纠偏机制, 防止出现具体政策措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现象。

  (八)法律法规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厉行法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 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环境。

 (九)

 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融入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中,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

 5

 协调机制、 矛盾调处机制、 权益保障机制, 最大限度增进社会和谐。创新社会治理,完善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实现治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强化规章制度实施力度,在日常治理中鲜明彰显社会主流价值,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谴责。

 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不断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全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意志和决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各级党委讲师团经常性宣讲内容。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实践发展提供学理支撑。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的导向带动作用,推出更多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加强社会思潮动态分析,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严格社团、讲座、论坛、研讨会、报告会的管理。

  (十一)新闻媒体要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要拿出重要版面时段、 推出专栏专题, 出版社要推出专项出版,

 6

 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访谈节目、专题节目和各类出版物等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市类、行业类媒体要增强传播主流价值的社会责任,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适应分众化特点,多联系群众身边事例,多运用大众化语言,在生动活泼的宣传报道中引导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传播媒介管理,不为错误观点提供传播渠道。新闻出版单位和从业人员要强化行业自律,切实增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意识和能力, 将个人道德修养作为从业资格考评重要内容。

  (十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上传播阵地。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做大做强重点新闻网站,发挥主要商业网站建设性作用,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集聚网上舆论引导合力。做好重大信息网上发布,回应网民关切,主动有效进行网上引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化传播, 创作适于新兴媒体传播、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对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推进网络法制建设,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整治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打击网络谣言和违法犯罪,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十三)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一切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加强对新型文化业态、文化样式的引导,让不同类型文化产品都成为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生动载体。

 加大对优秀文化产品的推广力度,开展优秀文化产品展演展映展播活动、经

 7

 典作品阅读观看活动。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坚持文艺评论评奖的正确价值取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均等优质的文化产品,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五、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五、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十四)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在国家博物馆设立英模陈列馆。深化...

篇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核心价值观,争做四有好教师 教师工作神圣而高尚,所以社会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第一是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老师是播种梦想的人;第二、是对待家长,要有耐心;第三、是对待同事,要有诚心;第四、是对待工作,要有恒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四有好教师,从而树高尚师德,每个老师都希望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有所发展,都希望干出一番事业,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那么如何早日实现呢?我想以下四点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是对待学生,要有爱心。学生教育是教师核心性的工作,教师的一切行为,都 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个班有四五十个孩子,他们的性格、品行、相貌、学习情况都不一样。对所谓的好学生,自不必多言。但在对学习或品行存在较多问题的学生教育上,教师就感到太难以产生情感共鸣,难以收到预想的教育效果。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欲生“亲”之情,必付“爱”之辛。爱,是走通师生心与心的桥梁。师爱,是大爱,不仅包括亲情样的爱,还有理智性的爱。只要教师能将这种爱,理智的坚守下去,那么他看到的学生,就不再是满身一无是处,他会为学生的每一次细微的进步而欣喜不已。学生,就会在这爱的涓涓细流中,不断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直到登上理想的彼岸。老师是播种梦想的人。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把理想播种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用自己的梦想,点燃自己的教育激情,带领学生一起永远憧憬美好的明天。想

 不想当名师,想不想有所作为,有没有“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这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关键。如果在我们的老师心中都有了“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信心,那么,我们已经踏上了名师之路了。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梦想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第二、是对待家长,要有耐心。首先要明确一个论断,家长与老师的心是一样的。家长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也是望生成才。只是因为一个是家庭教育的长者,一个是学校教育的师者,所以,就有了不同的教育角度与关系,当然,教育方式方法也就自然有了较大的差别。作为教师,不要奢望着通过几句话,就能把一个家庭中的父母变成一个学校中的教师,让人家父母来做咱们教师的事。最大的、最现实的想法,只要让那些为人父母的,能理解咱教师的行为,就可以了。生意场上有句话,叫买卖不成话不到。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上,也是这个理。要耐下心来,与家长沟通,毕竟是两个领域的教育,哪能一下子就没一点隔阂。好好交流,耐心寻找共同点,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是对待同事,要有诚心。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走到一起,能在一起工作、共事,这是一个莫大的缘分。很多人都认为现在的同事关系不好处,浅了不行,深了也不行,近亦忧,远亦忧。细究一下,这是把同事的关系复杂化了。所谓同事,就是在一起工作的伙伴。浅了,没有什么可值得关注的;深了,那就变成另一种关系,成了朋友了。所以,在处理同事关系的问题上,只要

 做到以坦诚之心相待就可以了。坦诚的对待别人,并不需要以别人的坦诚相待做交换的筹码。坦诚的对待别人是自己的事,别人对自己的相待态度,那是别人的事。做自己开心的事,那才是最开心的。魏书生说,琢磨人是最累人的事。相信每个正常人,都是愿意与有诚心的人相交往的。这样,才会感到人生和工作是轻松而愉快的,幸福就在自己的身边。

  第四、是对待工作,要有恒心。教书育人,功在千秋,教师工作,崇高而伟大。但这伟大,却要时时寓于平凡之中。很多年轻教师在参加工作时都是雄心勃勃,立志要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一展身手。但几年过去后,却发现同一年参加工作的几个人,所获得的发展是不一样的。认真对比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小有成就者,都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程度不同的做到了持之以恒。积跬步以致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小学教育中哪有那么多叱诧风云的壮举,研究中又哪有那么多毕其功于一役的课题。要做到的,就是静下心来,将自己所想到的,认为是有价值的值得做的事,锲而不舍的做下去。相信经过一定的时间,你也会小有作为,别人羡慕的目光也会经常追随你。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该提升自身的素质。

 总之践行核心价值观,做个“四有”好教师,你就是一个教育的智者,也一定会是一个成功者。

篇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日期:2017-03-0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KS096)。作者简介:陈志丹,男,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从体系到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的深化与转型陈志丹(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联系与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与本质规定。在内容上,两者具有精神内核的一致性、从属关系的交互性以及层级关系的递进性;在语言表达上,两者存在鲜明的对比,即内容表达上存在价值系统与价值理念的侧重之别、 形式表达上存在全面宏观与简洁微观的风格之别、灵魂气质上存在学术体系与大众体验的表现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经过从“体系性”到“体验性”的表达范式转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日常生活体验之间存在着本体论关联。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验;表达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7.02.002[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 ( 2017 )

 02-0011-05第 28 卷第 2 期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Vol.28 No.22017 年 4 月 Journal of Guangxi Institute of Socialism Apr. 2017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基本内容后, 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和区别, 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2011 年 1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 [1] 尽管如此,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尤其是二者在表述上的对比关系仍需进一步详细阐述。为了更好地理解《意见》关于二者关系的阐述,使其精神更加清晰,本文将从精神内涵内在联系、表达范式的异同对比着手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体系性”到“体验性”表达范式的深化,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日常生活体验之间的本体论关联。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表述上虽然不同,但却具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具体表现为精神内核的一致性、 从属关系上的交互性与层级关系上的递进性。11万方数据

 陈志丹:从体系到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的深化与转型(一)灵魂内核的同一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2]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 最高抽象和精神之魂的最新凝练和简明表达,两者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但其精神内核和理念是相互一致的。

 具体而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已被写入党章和国家宪法的党的基本主张、国家发展目标和民族共同理想,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和目标简明扼要的呈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人类共同的价值准则和社会主流价值导向, 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具体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底线,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化。“三个倡导”以完整性、丰富性全面覆盖和系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灵魂和本质规定。

 二者在价值追求和价值准则上都以人民的最大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都是对社会主义主体价值的维护,具体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在生产力、文化、制度三个层面的先进性。(二)从属关系的交互性价值作为主客体之间的一种依存关系, 由社会实践孕育和促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审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性回应。两者之间并非无差别的同一,而是具有一种互涵互蕴、交互影响的从属关系。一般而言,在社会实践中最先形成一般性的价值观,然后形成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伦理、宗教等方面内容的核心价值体系,最后才凝结为核心价值观。

 这表明,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实践树立了一面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旗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源与流的关系上涵盖了价值观的精神和内容,因而可以说后者是对前者价值精神、价值理念和价值原则的凝练表达。

 同时,价值观在外延上比价值体系更为宽广,因而具有更大的普适性和覆盖面,从而具有整合、统摄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使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内核具体化为一些具有普适性、统领性和超越性的价值理念,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精神的践行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三)层级关系的递进性“‘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出来的” [3] 。

 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视域中, “价值”揭示的是主客体关系中主体性内容的一面, 即实践和认识活动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而引导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并给予相应的准则、 立场和态度的正是价值观。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 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 [4] 价值观正是人对主体具有的内在尺度的自觉意识。

 价值观具有多样性,形成多层次、等级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

 其中,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决定了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及其内容。

 核心价值体系正是依据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形成的对人们行为和社会和谐的规范和保障的主流价值观系统。

 而核心价值观则是这一体系的内核,是其价值精髓的充分展示。

 为此,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层次递进、不断深化的关系。

 根据上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讨,我们可以说后者正是前者的深化和递进, “它所体现的价值精神、价值理念和价值原则,不是现成地存在于核心价值体系之中的,而是对其进行更深刻抽象和凝练的结果” [5] , “三个倡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着一种层级关系上的递进性。二、从体系到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范式的对比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三个倡导”所呈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表达范式上存在明显区别。这些对比表明,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过程中出现主体性错位。“体系性”表达由于过多关注体系的内容而忽视价值主体,即人们大众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和认知习惯。“三个倡导”则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手段、风格、话语来表达、阐释、传播12万方数据

 陈志丹:从体系到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的深化与转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称之为“体验性”表达范式。

 对体系性表达与体验性表达两种范式的对比分析, 将会为我们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化与转型。(一)价值系统与价值理念:二者内容表达的侧重不同“意识形态的本质是在其价值观渗透与影响下,使人们行为方式合理化的‘普通’知识,以及对人们行为约束的一整套习惯、准则和行为规范”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社会主义所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和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主义价值认同体系,在这个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追求、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它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文化精神和道德准则,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全面概括及其本质体现。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侧重于从历史与逻辑有机统一的角度,阐述社会主义从革命到建设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侧重于从纵向分析社会主义在指导理论、共同理想、精神风貌、道德准则上所形成的基本精神动力和主流意识形态。

 而与此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则被凝练为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三个倡导”,它侧重从横向、微观的层面为社会主义的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方向和行为取向指明相应的价值取向、价值理想、价值目标和价值理念。(二)全面宏观与简洁微观:二者形式表达上的风格不同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指出: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7]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容上涉及社会主义国家在指导思想、共同理想、精神风貌、道德准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其历史性内容和理论逻辑性的内容过于抽象,四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在培育和践行中还要加以大量的理论解释和历史再现才能在群众中获得理解和传播,影响了体系在人民大众中的培育和践行的效果。由此, “三个倡导” 在表达风格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形成鲜明对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侧重主流意识形态框架的系统性和总体性, 因而在表述上冗长繁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针对受众对象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 以高度凝练的话语展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在反映和表达新的时代精神的同时回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具有广泛性和大众性。(三)学术体系与大众体验:二者灵魂气质的表现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系统地论述社会主义所推崇的理想信念、思想理论、道德准则和精神风尚,在整体气质上更多地呈现出学术化的逻辑体系,这一点既可以从其所要反映宏大而全面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内容中得以表现, 也可以从其所使用的语言表达风格及其受众对象所需要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历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背景中得到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更注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价值理念进行凝练、 简要而大众化的表达,虽然在本质内涵上“三个倡导”同样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结晶, 也在整体上具备相应的逻辑的有机的统一性, 但是其语言表达充分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所崇尚的价值理念, 与此同时也更为关注受众对象的思维习惯和践行效果,因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逻辑体系的推崇不同, 它更注重人民大众对价值理念由外到内的体验性内化及其由内而外的实践性。“‘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8] 。

 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表达上侧重于使用理论性的表达习惯,从而造成过于抽象不易理解的问题,那么“三个倡导”则面向生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从而更加注重价值观的实践导向。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 [9] 。因此, “三个倡导” 所提出的价值目标和价值理念简洁清晰,通俗易懂,它的规范性和实践性较强,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便于人民群众遵循和践行。13万方数据

 三、辩证与回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体验性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本体论意义在于,从体验性的层面揭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历史与逻辑一致的理论视角阐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表现出宏观系统的学术性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活性和实践性来源被这一表述的逻辑性和体系性所遮盖, “三个倡导”的重要作用恰恰就在于“去蔽”,还原其体验性本质。

 众多研究正是迷失在第二性的方法论研究中,却忽视具有逻辑在先性的元哲学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性本质可以从其理论旨趣、生成表现及其建构机制三方面进行学理分析,深入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生活体验之间的本体论关联,进而实现认同问题研究的返本归新。(一)生活与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旨趣对劳动和实践的关注与考察是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本色, 而由劳动和实践所构成的日常生活世界恰恰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考的理论前提。

 马克思要求哲学从天国回到人间, 认为应该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去理解对象和现实,从而进一步让哲学彰显生活世界的本色。因此,生活世界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并非无关紧要的现象世界, 而恰恰是日常的吃喝住穿等需要及其满足等生活实践成为人们创造历史的逻辑前提,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基础。

 正如恩格斯所说: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 [10]

 唯物史观借此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价值观的主体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有血有肉的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 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它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了的物质生活条件” [7]66-67 。

 从现实的人及其物质生活条件出发, 认为推动社会和人发展的并不是意识和精神,而是现实的社会存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及其社会存在是社会价值观的现实依据, 建立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政治关系基础上的核心价值是“仁、义、礼、智、信”,建立在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方式之上的核心价值是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二)

 生...

篇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党课 同志们: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市委党校学习三天时间,党校姓党,各位又是基层党组织的书记,希望大家珍惜机会,遵守纪律,把学习当做责任,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增长执政才干,自觉廉洁奉公,更好服务人民。按照教学的安排,我主要是和大家学习和交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有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如何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先向大家介绍几个概念,对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有所帮助。

 什么是社会?社会就是集体,是大家一起工作、生活、学习的共同家园,它可以是一个村居、一个社区,也可以是一个班级、一个企业。社会主义强调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个人的利益要服从于集体。社会主义当然鼓励各尽所能,创新创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允许一部分人先富,但社会主义的前提是,个人追求利益不能损失他人的利益,更不能损失集体的利益。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强调集体,强调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因为一花独放是不长久的,不可持续的,大家好,才能好的长、好的久,生活才能真正的和谐、幸福。

 什么是价值?价值的关键是值,比如物有所值,值得去

 做,值得去努力甚至牺牲,这是一种认同,值多少呢?一点值还是很值,从量上讲有个价,这就叫价值。价值可以理解为一种认同、认可、赞成、拥护等等,这是肯定的说法,就是我们认同某种理念、看法。当然也有否定的说法,比如不值一提,不值得冒险,死了不值等等。

 什么是核心价值观?价值观则是对价值的一种看法、观点,它属于人的精神范畴。核心价值观则是价值观中核心的、最重要的、大家普遍认同接受的价值观,有些看法、观点是价值观。比如,有人说做官好,有人说办企业对社会贡献大,其实从社会分工角度看,社会就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万紫千红,各得其所,社会才能多姿多彩,繁荣昌盛。做官也好,经商也好,环卫工人也好,教师医生也好,大家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一员,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再比如,周末去爬山好还是去游泳好,就是个人的爱好。但怎么当官、怎么办企业就涉及核心价值观,因为对怎么当官、对怎么办企业,人们有一种一致的认同,就是做官要爱岗敬业,为民服务,不能公权私用,做贪官污吏,这是大家一致的看法、观点;办企业也一样,企业要诚信守法,不能唯利是图,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偷税漏税,坑蒙拐骗甚至伤天害理、谋财害命。总之,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社会的共同认识、观点和看法,这是超越个人自我认同的一种集体的共同理想。

 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1 1 )富强。就是民富国强,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题中之义。

 什么是富?

 ①富是相对于穷来说,大家过去大穷,是政策不好,只要政策允许、方法得当,人民群众靠诚实劳动、勤劳致富,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但这里的前提是合法经营、有序安全,不能损人利己,比如违法建筑、污染环境、破坏耕地等等,都是不允许的。

 ②民富而不是官富。第一身份是党员,人民公仆,第一职责是为人民服务,第一标准是人民满意。

 ③共富而不是少数人富。党员是先进分子,有责任带领指导群众共富、先富的人,也有义务帮助别人共同致富。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其实你今天的成功致富,是别人过去帮助成全的结果,现在别人有困难、有需要请你出手帮忙,也是知恩图报,所以,我们要以感恩的心态去帮助别人共同致富。

 什么是强?

 ①强是相对弱来讲的,过去的旧中国是东亚病夫,体弱力衰,到处受人欺负。近的日本侵略我们,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断宗绝族,非常残忍。远的英国占了香港,葡萄牙占了澳门,八国联军一起欺负中国,烧了圆明园,这些苦难、伤痛,我们不能轻易的忘却。

 ②强是自强、坚强,要自强不息,发展自己,靠自己的实干,由学习变强,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志气。

 ③强可以大,但不能强制、强迫,不能强人所难,强词夺理,我们过去弱受人欺负,现在强大了,不要再去欺负人

 家。像我们做书记的,本来人家就敬你三分,如果不注意自己的形象、言语举止,人民就会敬而远之,我们就有脱离群众的危险。党员与群众是鱼水关系。党员领导干部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形象,要对人亲近客气,放下身段,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尊重。强大了别人怕你并不是好事,强大了得到别人的尊重那就更好。

 (2 2 )民主。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

 ①民主而不是君主,应该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领导当家作主。

 ②民为主,官为仆,而不是官为主,民为仆。

 ③民主是一种制度,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主。通过村民代表,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议事规则的制订来落实人民当家作主。

 ④要规范村两委的权力运行,全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报告制、审核制,严格村级基层干部管理监督。

 ⑤公开、透明是实现民主的有效方式。

 (3 3 )文明。文明就是要求我们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做一个明白的人。

 ①文化。文化是人生存的一种境界和状态,是区别野蛮、愚昧和文明、科学的重要标志。人类祖先一些优良的传统、先进的思想都是靠文字传承下来的。化学里,水有三种状态,固体、液体、气体。水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化为蒸汽。人要超凡脱俗,不断超越自己,从物质世界升华到精神世界。

 ②明白。首先是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带头形成好的党风;

 其次是做工作上的明白人,带头形成好的政风(村风);再一个是做社会上的明白人,带头形成好的民风;最后还要带头做生活上的明白人,带头形成好的家风。文明就是通过党风、政风、民风、村风、家风形成的。我们书记就是这些风气的带头人,什么事能做,什么话能说,什么地方不能去,什么饭不能吃,什么东西不能收,我们要清清楚楚。不仅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而且在小事细节方面,也不能糊里糊涂,要弄得明明白白。就是因为我们不是一般的人,是文明风尚的引领者,以上率下,其意义就在于上面刮什么风,下面就会下什么雨。

 (4 4 )和谐。和就是和平,谐就是相近。和谐包括很多层面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社会的和谐,人和自己内心的和谐,等等。

 ①人和自然的和谐。我们常说“天人合一”,古往今来,生态恶化,既由天灾,也因人祸。就人来讲,有一个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人不能向自然索取太多,要遵守自然规律,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正确理解自然,合理改造和利用自然。只有这样,人与自然才能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②人和社会的和谐。人是社会化的人,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是人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我们有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如果过分追求个人利益,忽视了他人的利益,忽视了群体的利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容易诱发极端个人主义,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如果过分重视群体利益,

 而忽视个人的利益,忽视个人的存在,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会压抑个体的创造性,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要重视个体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同时把个体的力量融入群体的力量之中,才能获得强大的力量,把个体的利益融入群体的利益之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利益,最终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我们要感恩 xx,多想想 xx 的明天、将来,多想想我们该为 xx 做些什么、留下些什么,而不是从 xx 带走什么、得到什么。

 对于 xx 来说,最珍贵的公共品就是和谐稳定。总体来看,我区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任何环节的薄弱或疏忽,都有可能酿成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重大损失。我们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严防死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③人和自己内心的和谐。内心和谐是实现其他和谐的前提。要做到内心和谐绝非易事。最要紧的,是通过修身养性、抑制贪欲、忘却自我三部曲来实现。我们要调整人内心的平衡,做到心平气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变不惊,不喜不惧。以此心态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自然会容易达致和谐。

 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1 1 )自由。从本质上讲,自由是人摆脱限制和奴役,自己成为自己主人的一种状态。

 ①社会主义是尊重、追求、保护个人自由的,马克思主义让每个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

 ②由于生产力发展的限制,我们对自由的认识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过去实行计划经济,人的自由受到很多限制,人不能随便外出,外出要报告,向村居、人民公社开介绍信。

 后来,小平同志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人民饿肚子不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逐步放宽取消了对生产、生活的限制,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发展民营经济,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

 ③自由不是乱来,不是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解放思想也不是胡思乱想,人的思想、行为最终还要受到现实的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④自由的“自”,是自律、自觉、自愿、自主的自,它不是自私自利、自由散漫,更不是不顾集体别人,损人利己。自由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听从内心的召唤,使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的主流,千万不要打着自由的旗号,干着损人利己的勾当,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

 ⑤自由就像空气,受之不感,失之难存,最应值得珍惜。人做了坏事,犯了罪,并不是罚了钱、割了肉就算,严重的是剥夺自由,可见自由比金钱、比生命更重要。

 (2 2 )平等。平等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处理一切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

 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不平等,男女不平等,城乡不平等,就业不平等,教育、医疗不平等,这些都需要改革逐步实现平等。改革是不容易的,改革不是修指甲,是割肉、

 放血,无论是简政放权还是分配方式的调整,都会触及改革者自身的利益,也就是革自己的命,放自己的权。所以,平等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3 3 )公正。公正就是公平正义。

 ①公是相对私来讲的,公是众人之事,就是大家的事,集体的事,私是指自己的事,个人的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公”在“私”上,“公”在“私”前,最高的境界是大公无私、公而忘私,那是贤人,是人类的最高理想。其实这种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比如在座的有 xx 位书记,我们大家都大公无私,先人后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你付出多少,最后得到还是多少,为人就是为己,其实是一样的。难就难在大家都要这样,如果有一个人不遵循,就难以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第二重境界是先公后私,大公小私,这是社会的现实状况,当公私发生矛盾时,我们要自觉做到私心从于公利,谁都有私心,但私心不能影响公共利益。这是原则;第三重境界是有公有私,既有私心,也谋公利,这对普通老百姓是可以的,但对党员的标准就太低了;比较差的是先私后公,私而忘公,这是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够格的,每个人都是集体成员的一个分子,大家都自私自利,集体怎么能维护好的秩序呢?最差的还有损公肥私,见利忘义,这违背了做人的原则,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坚持公心,谋取公利,为人民服务是每个党员干部的应尽责任。

 ②正就是不歪,我们所站的立场、看问题的角度,要做到不偏不斜,要站得直,看得正,得到正确的结论,不因为

 亲疏、权势、贫富而影响我们的判断。

 ③村居社区的治理,从好人治村、能人治村到公正平等的变化。现在,人民群众对村书记、村主任,除了能力要求之外,更加关注治理者的觉悟,关注治理者能否公正处事、平等待人。

 (4 4 )法治。法治就是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规范每个人的行为,维护每个人的财产权利,确保每个人的人身安全。

 法治是国家治理的高级状态,是社会走向成熟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法治关系到每个人的财产安全、生命安全。

 ①法治是相对人治来讲的,人是怎么来治理的呢?力治、权治、情治,后来到了理治。力治,谁力气大、拳头硬谁说了算,但人的出身、天赋、体质就存在差距。权治,以权治人,以势压人,谁权大势大,谁就说了算。情治,人情社会,亲疏有别,自家人,错的可以说成对的,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理治,强者往往是不讲理的。

 ②法治就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营造人人守法、心中有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要解决信访不信法、信权不信法的问题,遇到事情怎么做呢?不是去上访,不是找关系、托人情,而是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在座的各位都是书记,保一方平安是我们的责任,一个是安全生产的责任,另一是维稳信访的责任,我们要在村

 居社区形成一种粗语不出口、纠纷不出门、信访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问题不过夜的良好氛围。

 ③领导干部要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做学法的模范,就要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尊法的模范,就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守法的模范,就要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做用法的模范,就要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村规民约也要带头遵守。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的,长期形成的好的传统也要带头遵守。比如,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意思是教大家要孝敬父母、孝敬长辈。比如,在治水工作中,我们一些村里就规定居民要搞好各种卫生,尤其禁止在溪边、垃圾收集点以外倒垃圾;违反村规民约、不落实处理整治措施的,村两委将给出停办村级有关一切手续的处罚;村约上更公布了监督电话。

 3.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 1 )爱国。国家、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成员的气质、风骨、境界、习惯,形成了家风、村风、社会风气,最终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

 因此,平常所讲的人家,家是人组成的;国家,国是由家组成的。个人的快乐幸福,家庭的和睦恩爱,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息息相关,这就是我们要爱国的理由。历史上,有人卖国求荣,当汉奸叛徒,因此遗臭万年,很多人舍身救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贡献自己的一切,因此千古流芳,世世代代都怀念...

推荐访问:践行 师德 心得体会 深化 核心价值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uigou6.com/xindetihui/50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4 慧慧文档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晋ICP备17005529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