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慧慧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时间:2022-09-14 11:25:03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者:长泰三中林东海发表时间:010-1-58:48:43来源:长泰县教育局访问次数:1330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供大家参考。

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作者:长泰三中 林东海 发表时间:2010-1-5 8:48:43 来源:长泰县教育局 访问次数:1330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崇高美德。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对青少年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非常广泛。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特产资源,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地理知识中富含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如何挖掘和利用这些素材,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领域和新思路,是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应当注意和深入探讨的课题。结合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浅谈我的几点尝试。

  一、要与国情教育紧密结合

  国情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它包括政治、经济、地理、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从地理角度认识国情,即认识我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我国人地关系的基本状况。在教学中,要始终贯穿反映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的关系,及如何正确解决这些矛盾等问题。

  首先,在备课中,我注意抓住了国情教育与地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结合点。如在讲“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中,我指出人类改造气候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人工造林,讲了林地对局部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后,让学生从反面列举森林遭到破坏对气候乃至整个地理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的大量事实,从而使他们认识到,造林与毁林这两种不同的人类活动,对气候和整个地理环境所造成的截然不同的后果。不但使学生们握了森林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又使他们从中学会分析人地关系,确立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的观念。

  国情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意识,并将忧患转化为学生的危机感和改变现实的紧迫感。以日渐发达和强盛的新中国作为背景去正确评价出现的诸多问题,即从消极的事实中引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彻底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决心。例如我在讲授“中国的人口”一节时,教育学生,使他们知道我国人口 12 亿多,基数大,增长快,给国家、社会、家庭、环境都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因为人一多,衣、食、住、行都紧张了,年青人升学,就业困难了。学生们了解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理解到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出路,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讲的都是身边的事,无半点矫揉造作,丝丝入扣,入情入理,学生都乐于接受,并且回家后能积极向亲戚朋友作进一步的宣传。

  利用数据、事实进行纵横向对比是国情教育的好方法。如当讲到我国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时,我也提到建国以来植树造林所取得的成绩。如“三北”防护林带成为“世界最大

 生态工程”,人工造林面积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 1/3,居世界之最。学生喜欢横看发达国家,我就在讲课中着重指出,我国是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从农业生产看,以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这是资本主义国家难以做到的。当然,在横向比较时,也不回避我国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在分析日本,新加波,瑞士等国如何根据本国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发展本国经济的经验时,我都提出我国应借鉴的某些方面。

  地理国情属动态范畴,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要善于捕捉新的地理信息,以不断充实国情教育内容。我时刻注意把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中获取的新的地理信息和数据,如人口数量变化、矿产资源的发现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业绩,工农业、交通建设的新成就,治理环境的新进展等介绍给学生。这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效果得以提高。

  二、要理论联系实际

  在地理课教学中要善于将自然现象,社会观象,生产活动、国际事务以及乡土状况等联系起来,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进行《俄罗斯》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所涉及到的“苏联”问题时,就要讲述前苏联七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联系解体后“苏联”国内出现民族分裂,生产下降,供应紧张,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难,不少科学家流亡国外等事实的教训。再联系中国近代史发展屈辱的历史,看看新中国成立后五十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坚强信心。

  三、要有炽热的情感

  “亲其师,而信其道”,实践证明,学生美好的情感,需要教师的感染、熏陶;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需要教师的诱导、激发。要培养学生的知国、爱国、报国的情感,教师本身必须是忠诚的爱国者。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影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例如,在进行《欧洲西部国家和居民》这一节课的教学时,在指导学生查阅了南斯拉夫及其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地理位置后,我用沉痛和激愤的语言向学生讲述了 99 年 5 月 8 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了我国驻南使馆致使我国三名记者遇难。大家听后都义愤填膺,摩拳擦掌,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将来把祖国建设富强才不受别人欺负。

  总之,作为一位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寓于每章节的教学之中,做到教书育人。几年来,在我任教的班级中,学生普遍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逐步消除了学生认为中国贫穷、落后、没有出路的悲观失望情绪,消除了学生认为中国地大物博可以高忱无忧的盲目乐观的思想。这样就进一步端正了学生对祖国的正确认识,初步确立了正确对待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科学态度。学生认识到地理课是中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与军事、国防科学技术都有密切的关系,学与不学大不一样,学好了处处有用,将来就能为祖国的富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地理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字体:小 大】

  四川省广„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394 更新时间:2007-12-11 8:50:53 作者:

  浅谈地理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杨 俊 杰

  四川省广元市宝轮中学,四川.广元 628003

  摘要:中学地理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密不可分。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长大后建设祖国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广元地区中学生的实际出发指出了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地理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体现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于一个伟大民族不仅是政治标准,也是道德规范。就地理学科而言,它具有地域性和综合性的鲜明特点,其科学性、社会性都很强。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与爱国主义情操培养是相容的,因此,学校地理教学不仅有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职能,同时还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通过地理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地理教师责无旁贷的义务。因此,做为一名地 理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地理教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当今的中学生尤其是生活在广元等经济比较落后且对外开放、交流程度较低地区的中学生。他们的生活圈子小,社会阅历浅,知识面较窄,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容易受腐朽思想的影响。他们大都是 90 年代出生的,是在社会主义和平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缺乏忧国忧民的思想基础。他们升学压力大,学习任务重,没有较多的时间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途径获得新的信息,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知之甚少。一个充满自卑意识的民族将没有勇气战胜困难、超越别人,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势在必行。

  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1.1 感受古中国之强大

  初中地理在讲述中国商业时,提到了汉代的“丝绸之路”、明朝郑和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等。其实,这也充分证实了当时中国的强盛:只有国泰民安——政局安定、人民富足,才有足够的精力去加强对外交往。否则,如果是内忧外患,政局动荡,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经济发展处于极其萧条状态,怎么还会有对外交往的兴致与可能呢!

  在讲授高中地理“城市的区位因素”时,可以补充讲解我国在唐朝时的都城——长安(今西安),当时的长安拥有人口百万左右,就是到了今天人口在 100 万以上的城市在世界上都是属于特大城市。唐长安城就建在今西安城及附近的郊区,面积达 83 万平方千米,几乎是现在西安城区的十倍。唐长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唐

 长安的人口中,除居民、皇族、达官贵人、兵士、奴仆杂役、佛道僧尼、少数民族外,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留学僧等总数不下二三万人。唐长安城成为世界西方和东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市。可想而之当时的长安是多么的繁华。祖国是多么的强大。

  另外在讲授高中地理“聚落的形成”时让同学们知道黄河——长江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之一,我们国家有着辉煌的历史,是当时甚至至今都名闻于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在古代科技上也有着极大的贡献——诸如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等的四大发明。这些至今都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巨大成就,应该激励着我们,怀着对古代中国文明的无限敬仰,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青春。

  1.2 感受祖国地大物博,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在讲授初中地理“中国的疆域”一节时,重点介绍我国陆地面积 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大国,优越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类型多样的地形、气候、生物、土壤等。教师在讲中国领土面积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教育:“我们的国家大不大呢?当东方的乌苏里江露出鱼肚白时,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沉沉的黑夜,当北方的漠河还是冰冻三尺时,南方的曾母暗沙已春暖花开。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通过生动的对比,加深学生对祖国的认识。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煤、稀土、钛、锂、钨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均为世界第一,我国还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大熊猫、水杉等动植物。学生听了,心里都十分激动,热爱祖国的情感也就油然而生。并增加介绍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 144 个沿海国家除拥有 12 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外延至 200 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这些置于国家主权和管辖下的地域空间的海上部分称为“海洋国土”,照此算法,我国实际拥有海洋国土面积应为 300 多万平方千米。

  在讲授高中地理“全球性大气环流”时,结合世界上北纬 15--30 度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的影响大多是沙漠和荒漠,比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还有西亚的内夫得沙漠和鲁卜哈利沙漠。而我国处于同一纬度的地方确实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人才辈出的“鱼米之乡”——江南,主要是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让同学们好好珍惜这大自然对我们的厚爱。

  2.激发学生忧患意识、激励学生“报国之志”

  一个民族不能有自卑意识但不能没有忧患意识。地理课的教学内容里有许多内容可用于培养学生忧患意识,包括:自然资源、环境、工业等。这些内容里有我们能引以自豪的一面也存在着对每位中国人来说都不能盲目乐观的一面。我国的有 13 亿人口,人均河川年径流量只占有世界人均水平的 1/4,耕地只有 1/3,森林仅有 1/5。据统计,1997 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只占全世界的 3.4%,这意味着我国必须用 1 份世界平均财富去养活相应 6 倍的人口。

  我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进入 90 年代黄河断流年平均 102 天,1997 年断流长达 226天。(但也要提到,由于加强了黄河水资源管理,给黄河留下了“生命水量”,黄河已连续7年未断流。)我国土地荒漠化的面积已达到 262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 1/4,大大超过了耕地面积的总和,沙化土地每年净增加 2460 平方千米。山羊对草场的破坏最为严

 重,人们每穿一件羊绒衫就会造成半亩土地沙化。世界多数国家已经开始淘汰山羊和禁止养山羊,而我国近几年大量养山羊,已跃为山羊绒的出口大国,占世界山羊绒贸易量的90%。我国绝大多数湖泊的 N,P 超标,多数已出现水体富营养化。200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对水资源调查显示,全年水体质量是:可以饮用的符合 II 类水以上河长占 33.5%,可以农业利用的 III 类水质河长占 25.9%,重度污染、基本无法利用的 4、5 类水质河长占40.6%。也就是说我国的河流差不多有一半的河段的水基本上是重度污染和基本无法利用的水。

  我国既有“资源大国”的骄傲,但也有“人多地少物缺”的不利国情;既有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也有这方面的劣势。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新中国建立以来,为建设好美丽富饶的祖国,各条战线涌现出许多建功立业的劳模、科技工作者等,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一个个光辉业绩,比如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值得我们羡慕和学习,这对激励学生报国之志大有裨益。对于环境问题教师可以从分析造成这一环境问题的原因入手,与学生展开讨论,来揭示国家目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进而启发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否则将是得不偿失。为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是做一个环境的破坏者,还是做一个环境的保护...

推荐访问:结合地理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地理教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uigou6.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196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慧慧文档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晋ICP备17005529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