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慧慧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国内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综述(2022年)

时间:2022-09-16 1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国内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综述[摘要]政产学研用是以政府为基础、企业为主体、高校为促进、研究所为核心、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协同创新体系,其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环节,将推进知识创造、转移、扩散过程的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内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综述(2022年),供大家参考。

国内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综述(2022年)

 

 国内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摘要] 政产学研用是以政府为基础、 企业为主体、 高校为促进、 研究所为核心、 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协同创新体系, 其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环节, 将推进知识创造、 转移、 扩散过程的集约化、 规模化、 市场化和科学化。

 本文在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对国内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进行了 综述, 并指出有待深入研究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政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 合作联盟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98-01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与应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知识已被认为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引擎。

 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有效地推动了知识的生产、 传播、 转移和应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政产学研用协作创新应运而生, 并以强劲的生命力, 有效推进了科技与经济的快速融合。

 因此,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一、 国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

 国外学者对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研究较早, 主要通过实证研究方法, 提出了许多产学研合作的经典理论, 做出了 卓越的贡献。

 近年来, 国外学者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对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研究更加深入细致。

  (一)

 从企业的角度研究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从企业的角度来讲, Motohashi Kazuyuki(2006)

 分析了 日本企业的R&D 合作后, 得出产学研合作的最终效果的影响因素是随企业生存的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最终产生的数据图形呈现 U 字形态; 发现小企业对于商品化的技术的需求远远高于大型企业。

 Gregory Mike(2005)

 认为在当下竞争日趋激烈, 企业越来越需要大学的技术支持, 所以更加关注大学的研究方向。

 Jiarl Cheng Guan, Yam Richard C. M. , Chiu Kam Mok(2005)通过对于北京的企业调查分析, 认为企业的最终的创新与大学的合作密不可分, 企业的创新程度的主要来源是校企之间的合作, 是否参与了校企合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创新发展。

 Keld Laursen(2004)

 认为企业应该将与大学合作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智力源泉, 要重视和抓紧与高校的科研合作, 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二)

 从高等院校的角度研究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从高等院校的角度, Allen Kathleen, Taylor Cyrus

 (2005)

 提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促进高校科研向产品转化的过程, 加速 实 现 将 科 研 转 化 为 生 产 力 的 过 程 。

 Gulbrandsen Magnus ,Smeby Jens. Christian(2005)

 通过对知名大学的知名教授的调查分析, 认为教授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 在企业所占股份的比例很大程度反映了教师专家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 反映了教授的科研方向与实践相结合的程度。

 同时, 随着经济的发展, 大学教授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教授和企业展开了 双赢合作。

 Richard B. Dasher(2003)

 认为随着校企合作的展开, 学校和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能力, 学校要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技术转化为产品的能力, 同时企业也要提

 高自身的经济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

 从合作整体的角度研究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Doutriaux J6r6m e(2003)

 通过从整体的角度对加拿大比较成功的政产学研的发展过程和趋势的分析, 认为在政产学研中政府和企业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高校的作用并不占主导地位, 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

  二、 国内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

 国内学者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结合我国实际开始了产学研合作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相对比较宽泛、 系统和细致, 主要有产学研合作的作用与功能,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机制, 产学研合作中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等。

  (一)

 研究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研究

 王文岩等(2008)

 从合作模式的角度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不同类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选择依据。

 葛如一, 张朋柱(2008)

 从创新的角度, 认为产学研合作是一种不连续技术创新形式, 在不连续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 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各不相同, 并提出了 不连续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演变模型。

 宁凌, 张玉强(2008)

 对当前产学研合作的高等院校主导模式、 企业主导模式、 科研院所主导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四种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认为每种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关键是要结合实际加以运用, 并注意扬长避短。

  (二)

 研究政产学研用运行机制研究

 段瑞春 (2008)

 从机制的角度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技术转移机制,是一个创新资源迅速向企业聚集的机制, 一个整合创新资源、 实现持续创新的机制; 并倡导组织创新、 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蔡兵(2008)

 重点探

 讨了政府引导型产学研合作, 强调了政府在推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重大作用。

 张伟(2005)

 通过综合分析了在实现产业和大学合作过程中实现的各种效益, 及其影响其产生作用大小的因素。

 通过对产业和大学在对于利益的分配上, 提出了对于高校的保障措施, 更好地保障了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权益。

  (三)

 研究政产学研用合作联盟研究

 汪馥郁等从集群、 联盟的角度(2008)

 探讨了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模式, 认为学科集群的形成, 会极其有效地促使知识要素向产业技术创新的方向集聚, 极大地提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产业集群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 结语

 通过对政产学研用研究的综述分析可以看到, 目前的研究基本上都集中于定性研究, 缺少定量和实证研究, 因此, 深入研究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各要素相互关系, 强调政府在产学研中不可取代的第一要素的作用,分析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结合实践进行实证研究, 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蔡兵. 产学研结合:

 基本模式与我国的创新[J]. 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 2008(4):

 3-5.

  [2] 张俊, 李忠云. 论我国高等院校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的分类与评价[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9):

 5-6.

  [3] 汪馥郁等. 产学研结合新模式: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J].

 创新科技, 2008(2):

 14-15.

  [4] 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 上海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思考[J].上海企业, 2005(8):

 28-29.

  [5] 李雪茹, 白少君, 瞿小璐. “政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模式解析——以西安曲江文化创意产业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2:

 71-75.

  [6] 杜兰英, 陈鑫.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研究——以中小企业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2:

 103-107.

  [7] 王安国.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 中国地质教育, 2012,04:

 40-43.

  [8] 许艳华.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德国模式与中国借鉴[J]. 科技管理研究, 2013, 09:

 5-9.

  [9] 王明新, 瞿群臻.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视角下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 06:

 152-155.

  [10] 易水.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高端平台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J]. 中国科技产业, 2013, 08:

 37-39.

  责任编辑:

 武聪

推荐访问:国内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综述 产学研 协同 综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uigou6.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280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慧慧文档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晋ICP备17005529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