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慧慧文档网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试析英汉音义联系到“通天塔”

时间:2022-09-17 09:25:14 来源:网友投稿
导读:试析英汉音义联系到“通天塔”论文摘要:音义联系是语言文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英汉语对音义联系的研究经历了从语言直觉到个案研究,再到理论研究三个阶段。语言直觉启发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提供大量生动实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试析英汉音义联系到“通天塔”,供大家参考。

试析英汉音义联系到“通天塔”

 

 试析英汉音义联系到“通天塔”

  论文摘要:音义联系是语言文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英汉语对音义联系的研究经历了从语言直觉到个案研究,再到理论研究三个阶段。

 语言直觉启发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提供大量生动实例,理论研究又贡献了研究理据。

 但是没有一种可以涵盖个案与理论的研究框架。

 本文在总结个案研究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引用国际音标体系来解释英汉音义联系问题, 揭开语言的层层面纱, 寻找语言的“通天塔” 。

 论文关键词:

 英汉音义联系; 象似性; 国际音标体系

  从记录语言符号的角度看, 不同文字都记录语言的声音,但是任何文字都不仅仅记录声音, 文字在记录语言符号的声音的同时, 也记录语言符号的意义。

 传统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在于揭示语言系统及其各要素发生和发展的结果;而音义联系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创造和发展语言符号的动因。

 音义联系研究贯穿于整个语言研究史。

 这种关注从对语言起源的直觉猜想, 发展到个案研究, 再发展到对音义

 理论层面的探索。

 一、 语言直觉

  关于语言起源的种种直觉猜想都坚持声音与意义之间存在着某些神秘的联系。

 在西方, 公元前 4 世纪, 苏格拉底曾经就名称与事物的关系与当时其他两名学者展开论战。

 他说:“显然, 名称乃是它所表示的事物的声音摹仿, 取名字的人总是以声音来摹仿他所称谓的事物的。”他甚至认为每个字母都是摹仿一定的性质, 或者表示一定的特征的。斯多葛学派提出“摹声说” , 认为词是事物的心理映像, 原始人类最初就是模拟声音为事物命名的。

 缪勒“本能论” ( 1868)

 也强调人类最初的语言是对自然的摹声, 以求音与义之间的和谐。

 达尔文( 1871)指出人的最初的语言是用来表达情感的词。

 汉字研究也一再关注音义联系问题。

 老子认为名生于道,名与实同生同在,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有因可循。东汉学者刘熙在 《释名》 中明确地探讨了语言符号音义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名之于实,各有义类。”只是“百姓日 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 。

 陈澧说:

 盖天下事物之象, 人目 见之, 则心有意, 意欲达之则口有声。

 意者, 象乎事物而构之者也; 声者, 象乎意而宣之者也。

 文字者, 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

 二、 个案研究

  首先, 拟声词研究一直是音义联系的重要方面。

 虽然在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的时候也意识到拟声词的特殊之处。在论证任意性的结尾部分, 也承认了这些词源出于象征, 部分是可以论证的。

 英汉相应拟声词在语音形式上存在很多相似性, 这体现了不同 民族对同 一 声音的 听觉感知和 声音模仿具有相 似性( 乌 尔曼1962)。

 其次, 诗歌中的语音象征也是音义联系研究的主要方面。语音象征从文体学角度出发,其焦点是诗歌中词的音响特征对意境传达的作用。

 18 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亚历山大·蒲柏( 1688-1744)在《论批评》 中早已指出”语音必须是语义的回声” 。

 第三, 虽然英语属于表音文字, 汉语属于表意文字, 但是在音位表义上二者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英语表现为同音位近义词, 汉语表现为声同义通。

 在 1653 年, John Wallis 在书中就列出了许多同音位近义词。

 并指出很多词因为分享相同的音位而表相似的意义。

 声同义通是指汉语研究中, 从声音线索推求语源的方法。

 第四, 英语词源考证与汉语词族考证分别对音义关系做出了更加纵深的研究。

 词源考证是英语词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寻求词语的由来, 以及那些仍存在或迷失的, 体现造词理据的原义。

 汉语词族考证是以语音为经、 语义为纬, 将音同、 音近, 又属同一语义场的字词进行系联研究。

  三、 理论研究

  1.象似性理论的提出

  自从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后, 任意性观点支配语言学界几十年。

 人们普遍接受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 具有任意性特点, 而语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也是偶然的。

 而近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语音与语意间存在着某些象似关系。19 世纪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学创始人皮尔斯首次使用象似性这一术语来表示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映照性象似关系,并指出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听觉象似现象。

 进入 20 世纪以后,自然派 ( naturalists)的学者利用“语言符号象似性”理论抨击索绪尔的“武断任意” 。

 他们认为词的音与义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 内在的联系。

 20 世纪末, 语言的象似性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热点话题。

 我国语言学家许国璋先生也认为在强调语言符号任意性时, 不要忘记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2.语音象征理论的提出

  在王守元和张德禄主编的《英语文体学辞典》 中, 音义联系现象被归纳为“语音象征” 。

 语音与语义之间词源上找不到肯定根据的联系被西方语言学家称为语音象征。

 语音象征是文体学术语, 它利用语言符号象似性的原理使人根据语音特征联想到客观世界的某些事物和现象。

 语音象征包括直接语音象征( 拟声)

 和语音联觉。

 直接语音象征指的是词的语音和它代表的意义之间发生直接的联系,词的语音直接模仿自然。

 联觉语音象征指的是这些音或这些音连缀并不直

 接唤起某种听觉的经验, 而是引起读者或听众一种思维的联想, 这种联想就像一座桥将声音和象征意义连接起来。

 目 的是充分发掘人类语言中语音和语义层次存在的象似性关系, 并且对此做出解释, 以使人们了解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3.语言全息论的提出

  语言全息论是钱冠连研究员针对语言与世界的关系研究提出的。

 其中的重要内容是“语言以宇宙为原型来设计自己的模型” 。

 他引用了张今关于许多英语单词的发音口 型模拟了它们的语义内涵的资料,来论证语言与宇宙的全息统一。

 既然语言与宇宙是全息对应的,那么语音与意义之间的联系也就可以在宇宙的全息状态下找到自己合理的解释了。

 4.音义学理论的提出

  基于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特点, 音系学家提出了“音义学”这一概念。

 音义学是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个分支, 是一门横跨音系学、 语义学和心理学的综合学科。

 它研究语言符号的语音和意义之间象似关系, 认为每一个语音由于不同的发音部位, 具有其自然的含义。

 它研究语言符号中的所有的语音象似性,以充分发掘人类语言中的语音和语义层次存在的象似性关系, 并且对此做出解释、 以使人们了解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5.汉语字族学理论的提出

  清末民初, 章太炎、 沈兼士等也都研究了音义关系。

 章太

 炎在 《文始》 中突破了字形的束缚,直接从音义联系上研究词族关系。例如“贯、 关、 环”三字, 传统的语文学家把它们看作毫无关联的词,而章太炎从它们的音义联系上看到它们实际上属于一个词族。

 文字只是有声语言的记录, 字形往往掩盖语言内部的音义联系。

 章太炎以音义关系的研究取代传统语文学形义关系的研究,把有声语言确定为研究中心, 开始从传统语文学走上现代语言学的道路。

 沈兼士在《广韵声系》 中, 将语义与语音结合起来研究, 以文字为标音符号, 从叙述谐声字发展的历史轨迹中, 揭示汉语语根与派生词的亲族关系, 即建立汉语的字族学。

 他把汉字作为音符, 以此将形、 音、 义联系起来研究并探讨其间关系, 突破《说文解字》 因形取义的陈法。

 四、 国际音标体系框架

  英语和汉语中音义联系的研究都经历了从语言直觉到个案研究, 再到理论探索三个阶段。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上, 两种语言都体现了音义之间的象似性, 但纵观整个音义联系研究史, 该研究一直是散乱, 不系统的, 各自为政的。

 单一的语言现实没有意义, 普遍的真理才有意义。

 如何才能采用一种可以涵盖英汉两种语言的理论框架, 对两种语言中的音义联系情况进行横向的比较, 系统地展现英汉音义联系的全貌呢?

 这里我们引入国际音标体系作为研究的宏观框架。

 英语和汉语没有亲缘关系, 它们的语音系统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

 虽然英

 语和汉语在书写符号上有着字母文字和象形文字的差异,但是在更加接近语言本质的语音层面,它们却可以在国际音标体系的框架下进行对比与研究。

 而在这一框架下的研究才更加系统, 更富有揭示意义。

 在引入国际音标体系框架之前, 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语言现实——英汉音系之间即存在着共同之处,而可比性就存在于共性之中。

 从宏观层面看:

 首先, 英汉音系都拥有 10 个以上的元音音位和 20 个以上的辅音音位; 其次, 它们都有许多复合音位。

 从微观层面看, 不同语言间, 音素的相似性最为突出, 这是因为语音的形成主要靠生理基础, 而不同民族人的发音器官及其成音机制都是相同的, 所以虽然语言系属不同, 作为语音辨义单位的音位的音质却大都是相似的。

 只有极少数相似性很小以至于找不到对应的相似音, 但通过舌位、 开口度与唇形的适当调整, 也可达到基本一致。

 它们的辅音也存在相似性, 只是成阻部位稍有不同。

 基于此框架, 研究可以从辅音系统和元音系统展开英汉音义联系对。

 辅音音义联系可从发音方法上进行爆破音、 摩擦音、 破擦音、 鼻音等方面的研究; 也可以从发音部位上进行双唇音、 唇齿音、齿音等方面的研究。

 元音音义联系方面英语的圆润元音和单薄元音与汉语的韵图韵部四声也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在韵图中, 以字母为经,韵部四声为纬。

 韵图的字分四等。

 江永说:“一等洪大, 二等次大, 三四皆细, 而四尤细。”笔者在此前关于爆破音、 摩擦音、 破擦音方面进行的研究已证实了英汉音义之间的象似性关系。

  五、 通天塔

  在《圣经·旧约全书·创世纪》 第十一章中保存着关于巴比通天塔的故事。

 诺亚的子孙在经过几代的迁徙后, 决定在亚那建一座巴比通天塔 ( Babel)。

 这惊动了上帝。

 他认为人们之所以动作协调一致,是因为使用着同一种语言。

 要想阻挠通天塔的修建, 必须使其语言不通, 于是变乱了他们的口音。

 诺亚子孙指的是雅弗、 闪、 含三大支系,他们分别是北方民族、 闪米特人和非洲含米特人的始祖。

 而基于国际音标体系框架的音义联系研究也许会为我们展开一幅基于发音生理基础的音义象似通天塔。

推荐访问:试析英汉音义联系到“通天塔” 音义 英汉 通天塔

本文链接:https://www.huigou6.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32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4 慧慧文档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晋ICP备17005529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